• <menu id="m2mmo"><center id="m2mmo"></center></menu>
  • 威馬汽車全員降薪 CEO沈暉呼吁公司上下共渡難關

    濮振宇2022-11-22 18:19

    經濟觀察網記者 濮振宇 實習生 張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威馬汽車還未走出“創始人年薪12億”的外界質疑風波,又因全員降薪陷入新的輿論旋渦。

    11月21日,一封名為威馬汽車內部溝通信的信件圖片在網上流出。在信中,威馬汽車CEO沈暉宣布,為了應對資金壓力,公司管理層帶頭主動降薪50%,普通員工降薪30%,并停發14薪年終獎;同時對公司整體運營費用進行精簡,將通過一系列財務措施降低運營成本。

    11月22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威馬汽車方面獲知,上述全員降薪事項屬實,但對方目前不方便對此做更多回復。

    對于降薪原因,沈暉在信中解釋稱,公司受到上海、北京、成都等地嚴重疫情的影響,也面臨供應鏈的巨大挑戰,原材料成本急劇上漲,供貨不及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公司的生產經營,因此做出了降薪、調整發薪日、留任獎金(第14薪)及年終獎以及暫停發放購車補貼的決定。

    據了解,這已經不是威馬汽車第一次傳出降薪的消息。早在2020年3月,有自稱威馬汽車員工的網民在社交平臺上爆料,公司召開線上電話會議向員工討論年終獎發放事宜,公司人事部門通知全體員工取消年終獎,13薪也延長至當年6月發放。針對取消年終獎的理由,公司人事部門給出的解釋是“去年KPI不達標”。

    成立于2015年的威馬汽車,是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之一,該公司曾與蔚來、小鵬齊名,一度處于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2018年,威馬汽車交付量排名行業第二。2020年,威馬汽車累計銷量達2.24萬輛,在新勢力車企中仍排名第四。

    如今,威馬汽車明顯“掉隊”。乘聯會數據顯示,威馬汽車今年10月銷量為1117輛,1-10月累計銷量不足3萬輛。作為對照,蔚來、小鵬、理想、零跑、哪吒等其他頭部新造車企業今年1-10月累計銷量都在9萬輛以上,其中哪吒和小鵬突破10萬輛。

    業績方面,威馬汽車過去三年累計虧損超170億元,同時公司毛利率也一直沒有轉正。官方數據顯示,威馬2019-2021年毛利率分別為-58.3%、-43.5%與-41.1%,而理想毛利率2020年一季度就已首次轉正,蔚來與小鵬也在2020年第二、第三季度相繼轉正。

    天眼查信息顯示,威馬汽車成立至今共進行了A至D輪12次融資,累計募資超410億元,其中不乏紅杉資本中國、騰訊投資等知名PE/VC 機構。2021年,威馬曾沖刺科創板,但最終無果而終。今年6月,威馬又轉而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請。

    港交所官網最新消息顯示,威馬汽車遞交的上市申請仍然在處理中,尚且沒有具體日期。威馬汽車在招股書中稱,公司運營需要大量資金,如果未能按可接受條款獲得充足融資,則可能對我們的業務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縱觀整個汽車產業,2022年,新冠疫情、供應鏈問題、資本市場寒冬,以及全球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持續困擾行業。新勢力車企普遍遭遇新車交付受阻、股價大跌的壓力。

    其實,今年以來在財務和業績上面臨更大壓力的新造車企業不僅威馬汽車一家。今年第二季度,小鵬汽車凈虧損27億元,上年同期虧損為11.95億元,同時毛利率也同比有所下降。今年第三季度,蔚來調整后凈虧損約為34.6億元,環比擴大58.3%,創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降薪節省成本,威馬汽車今年以來也采取了其他一些措施,謀求提高收入水平,其中包括上調部分車型終端價格,加強對用車生態系統的布局。此次威馬汽車的降薪舉措能否達到預期效果,緩解公司生存壓力,經濟觀察網將持續關注。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關注汽車產業政策、行業企業轉型等,對自主品牌、主流合資品牌關注較多,擅長分析報道。
    聯系郵箱:puzhenyu@eeo.com.cn
    微信號:pzy369963493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小说区三区
  • <menu id="m2mmo"><center id="m2mmo"></cente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