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m2mmo"><center id="m2mmo"></center></menu>
  • 再保險“國際板”建設規劃方案發布:5大建設重點,19家險企參與共建

    汪青2022-11-23 15:19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汪青 為強化國際合作、推動高水平制度型開放樹立創新樣本,再保險“國際板”建設規劃方案于11月23日召開的第四屆陸家嘴國際再保險會議上正式亮相。

    會上,上海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吳清表示,上海全力推進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已經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上海將積極推進國際再保險中心建設,全面推進功能強化轉變,持之以恒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并支持上海保險交易所打造再保險“國際板”,增強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

    據悉,上海銀保監局、上海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上海保險交易所組織人保財險、太保產險、中再產險、慕尼黑再保險等19家保險機構參與共建再保險“國際板”,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打造再保險全球分入集中登記、交易、清算的數字化新基建,構建鏈接全球的“雙循環”戰略節點,擴大再保險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推動我國再保險市場向“雙向開發”轉型升級。

    根據規劃方案,再保險“國際板”將以再保險跨境交易痛難點為切入點,以國際再保險分入信息和數據全口徑統一登記為基礎,配套綜合交易服務、風險監測、跨境便利、財稅支持和信息披露等功能,提升跨境再保險交易的透明度、規范性和便捷性。

    方案主要有5大建設重點:一是對分入中國境內的海外再保險相關信息開展集中登記清算,提高市場透明度,并依托登記采集信息和交易履約回溯機制,打造多層次交易看板、風險信息共享和資信體系。

    二是建立系統化、標準化、規范化的業務規則、交易服務、結算體系,保障交易公正、履約及時。

    三是配套資金跨境便利、差異化財稅支持政策,對標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培育開放合作新優勢。

    四是整合核保資源與承保能力,加強與經紀機構合作,試點管理型總代理(MGA)等機制創新,吸引全球資源、人才集聚上海。

    五是以數智化手段提升交易效率,更好地監測、識別和防控風險,切實服務好市場、服務好監管。

    對此,中再產險副總經理王忠曜表示,再保險“國際板”的啟動有三方面的重大意義。一是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有利于保險主體對標國際成熟市場,逐步擴大跨境再保險市場規模。二是發揮我國制度優勢和后發優勢,有利于我國再保險市場深度參與全球風險治理,塑造合作新空間。三是在新發展格局下,堅持“走出去、拿進來”,統籌聯動境內境外兩個市場,提升中國再保險業的國際競爭力和全球影響力,有效服務國內國際雙循環新格局。

    “但也應同時關注開展國際業務所面臨的風險,如海外的巨災風險往往導致更高的保險賠付,如海外的通貨膨脹風險將引起今后賠付責任的增加,保險公司要做好相應的風險管理,避免過高的海外風險暴露對業務的正常經營造成不利影響。”王忠曜表示。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經濟觀察報記者
    華東新聞中心
    主要關注金融領域,重點報道銀行、保險和金融科技等市場動態。
    新聞線索可聯系郵箱:wangqing@eeo.com.cn。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小说区三区
  • <menu id="m2mmo"><center id="m2mmo"></center></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