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m2mmo"><center id="m2mmo"></center></menu>
  • 中字頭概念股持續狂歡,“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低估藍籌或迎提升機會

    周一帆2022-11-23 17:01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周一帆 “中字頭”板塊又在狂歡。

    11月23日,兩市午后震蕩走高,截至收盤,滬指漲0.26%,深成指跌0.27%,創業板指跌0.14%,兩市3165股下跌,1686股上漲,成交額8300億,北上資金凈買入15.65億元。

    板塊上,中字頭概念股繼續領漲,中紡標(873122.BJ)漲超21%,中國交建(601800.SH)再度漲停,中鐵裝配(300374.SZ)、中材節能(603126.SH)、中鋁國際(601068.SH)、中成股份(000151.SZ)、中國科傳(601858.SH)等多股封板,中環裝備(300140.SZ)漲超9%,中天火箭(003009.SZ)、中光學(002189.SZ)漲超8%,中糧資本(002423.SZ)漲超6%。

    消息面上,11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2金融街論壇年會上發表主題演講時,對如何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進行了闡述——“對資本市場從業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建設好、發展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圍繞‘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圍繞‘中國特色’和‘資本市場一般規律’的有機融合,圍繞各方的期待和關切,我們需要對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的基本內涵、實現路徑、重點任務作更加深入系統的思考。據觀察,當前制約資本市場功能發揮的諸多因素中,既有對‘中國特色’理解不深刻、把握不到位、落實有偏差,簡單搞‘拿來主義’的問題;也有對‘資本市場一般規律’認識不全面、不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問題”。

    易會滿同時提及,要“把握好不同類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邏輯,探索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促進市場資源配置功能更好發揮”。

    對此,排排網旗下融智投資FOF基金經理胡泊向記者表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最主要的還是以內部定價為主的估值體系,主要對標的是以內部循環為主,滿足主要市場在國內的這些公司,尤其是承擔了一部分社會責任的國有企業相關的公司,其估值體系可能會有適當合理的調整。

    實際上,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上市央企國企業績增長水平遠高于全部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另外,央企100指數近1年也大幅跑贏了滬深300。

    “國有企業質優價低,目前市盈率確實已經下降到較低水平,性價比較高。不過由于國有企業業績增長穩定,市場給予高估值的意愿較低,后續在國企改革持續推進后或將迎來配置時機。”格上財富金樟投資研究員畢夢姌則告訴記者。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則認為,中國特色估值體系既要實現資本市場資源配置的共性要求,也要適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以及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時代需要,所以在堅持學習成熟資本市場經驗的同時,也不應盲目照搬抄襲和妄自菲薄,A股市場估值體系有其合理性和現實意義。

    “從資源配置效率和促進經濟發展角度來看,A股市場估值體仍存在著提升空間。首先估值受市場情緒指標影響偏大,短期思維嚴重,加大了股票波動風險,也壓制了A股市場平均估值。其次是A股市場估值分化比較大,風格變化的時候容易形成系統沖擊。”袁華明對記者補充指出。

    但亦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兩日中字頭個股漲幅居前個股并非估值低,而是題材+流通市值小,仍是資金炒作使然。央企市值都比較大,如果成為市場主線需要有增量資金進場,目前央企自身對資金的吸引力度短期或難以改變。

    “當下來看,大盤藍籌股在經歷了較長時間的調整之后,整體的配置價值開始提升。同時,如果經濟逐漸好轉,藍籌股的業績改善也是可以預期的,所以整體的估值結構是有提升空間的。當然,眼下的市場在存量資金博弈的前提之下,可能大小市值會出現一定的蹺蹺板效應,大盤藍籌的提升,可能會對小盤股和成長股不利。”胡泊向記者表示。

    袁華明則認為,隨著全面注冊制改革的推進,銀行、保險、地產、公共事業等低估值傳統價值藍籌方向將存在提升機會。

    版權聲明: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廣州采訪部記者 重點關注資本市場、上市公司、電競產業發展趨勢。新聞線索請聯系:zhouyifan@eeo.com.cn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小说区三区
  • <menu id="m2mmo"><center id="m2mmo"></center></menu>